面议
目前,中国有6亿多人患有近视,但早在2018年,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信息显示,在我国近视人数已达到6亿。在2019年,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还预测,2020年中国近视患者数量将达到7亿,接近总人口的50%。近年来,在我国近视人数增长迅速,青少年儿童的近视情况尤其严重。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信息,在我国少年儿童青少年儿童整体近视率为52.7%,其中高中生近视率已经到惊人的81.0%。这与现代社会人们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的改变密不可分。
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东西,现代人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电子显示屏使用的光源通常为篮光激发的LED光源,属于我们常说的“篮光”。篮光通常指光波长范畴在四百纳米-五百纳米范畴内的能见光,研究中通常从380纳米开始。不同光波长范畴的篮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。其中445nm以下的波段对视网膜会产生较大伤害。长时间对着电子设备不仅加剧视疲劳等眼部健康问题,引起近视程度加深,还可能对视力产生长期损害。
近视的兴起带动了眼镜市场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篮光的保护。目前,抗蓝光镜片已成为眼镜市场的主流产品。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学生居家上网课,眼镜的防护能力更受家长重视。然而市场上的防蓝光镜片种类众多,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?商家使用的以及消费者自己购买的防蓝光检测设备真的靠谱吗?
七月份新国标GB/T38120《关于光健康和光安全应用的蓝光防护膜技术要求》正式实施。此前,防蓝光眼镜没有严格的产品要求和检测方法,因而市场比较混乱,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商家和消费者对防蓝光眼镜效果的评价也不科学。新版国家标准对所有波段的蓝光传输率都有相应的要求,如415nm-445nm波段范围内的蓝光传输率必须小于80%。和原来的印象不一样,国标要求电子显示光源的主要峰值波长为450nm-470nm波段范围的光传输比大于80%。也就是说,市场上许多防蓝光产品的效果需要重新评估。
同时,新的国标还为防蓝光镜片的检测提供了标准方法——使用紫外/可见分光光度计或紫外/可见光谱仪。但商家或消费者自己购买的激光笔、防蓝光测试仪等检测设备却不能精确的检测镜头的防护效果。现在,消费者还没有自己有效的方法来检测防蓝光镜头的质量是否合格。所以,在购买镜片时,不要相信商家和自己的检测结果,可以选择清楚地显示包装,符合GB\T38120的产品。另外,仪器折扣网防蓝光镜片只能防止蓝光对眼镜的伤害,适合长期接触手机、电脑等电子显示器的人群,但不能缓解视疲劳、眼睛干涩等问题,也不能改善视力下降问题。所以,即使是带着防蓝光眼镜,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眼睛,防止过度使用眼睛,多吃水果蔬菜,正确使用电器等等。